新闻中心 视频 专题 高层专页

区县新闻 图库 政务 部门动态

精彩互动

莱芜日报 教育 公益 赢牟

鲁中晨刊 论坛 文学 活动
行业资讯

报社之窗 法制 资讯 游戏

love莱芜 娱乐 商讯 汽车

首页 > 名企名牌 > 正文

物格门牌:终结互联网垄断房东的收租时代

2021-06-21 15:55:09
    最近,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一篇题为《互联网本质是新房东》的文章作者认为,互联网商业模式五花八门,但归根究底,和线下商铺收租的房东收租是一回事儿。互联网公司在虚拟世界里,以流量为地盘,以广告主和商家为租客。天然不生产流量的电商平台通过从站外买流量,再把流量贩卖给站内的商家,和线下房东抢生意,实体商业经济由此开始遭到重创。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家互联网巨头公司都掌握了流量购买、流量分发、及流量制造的能力。于是寡头房东,利用资本优势大打价格战优惠补贴,等到把竞争对手打死,利用互联网行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用户先入为主的观念与习惯,进行暴利收割。

  各细分电商的商家更是流量的批发商,从大房东那里买来流量,再卖给平台上的商家。每一手,都是差价。差价最后都是消费者出。过去租金是商家和广告主来交。用户的注意力是地盘,是房东变现的生产资料,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不单单需要付出注意力,还需要付出真金白银。

  线下的房东有大小,地段有差异,但是至少还能保持着区域均衡。但是,在互联网领域,寡头们是不分区域进行无差别的打击,疯狂收割韭菜,超速累计财富,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短期财富累计最为疯狂的时代。如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创业3年套现15亿,然后彻底退出;饿了么被卖给马云后,创始人赞许豪成功套现六百多亿;而通过观察,过去100年中最具价值的美国公司,包括美国钢铁,美国石油,美国电信电话公司,在经过100年变迁后,现在已俨然是以美国大型科技股组合“FAANG”为代表的Facebook、苹果、亚马逊、奈飞、谷歌等所谓的高科技互联网寡头公司,市值目前合计达到6.7万亿美元,占美股整体比重14.4%,标普指数比重22.6%;其财富的累计程度,即使经历了2020年新冠疫情,普通民众连生命都无法保障的情形下,这些寡头的身价仍然暴涨,市值在2021年1月总计增加3.4万亿美元。

  巨头寡头都是流量吞噬型的怪兽,给多少流量都不够用,需要持续从别的地方买量,比如电商巨头们。他们需要租面积大的地盘,在自己的地盘里有很多租客争着抢着要交租金,而且还要竞价排名。垄断由此形成。

  收割流量,贩卖关注度,躺赢。当互联网新房东从租客手里收的租金已经趋于一个不再增长的状态,这个时候大家就要开始内卷了。大家纷纷建筑自己的城堡和藩篱,锁死自己的流量,不让自己的租客跑了,同时保持进攻的状态,去四处出击抢别人的地盘。流量不再高速增长。但流量造富的梦仍然在继续,只是租客的数量不再增加,地盘不再增加。过去是抢蛋糕,现在是分蛋糕。互联网战争来了。这场战争就发生在已经形成垄断的虚拟的IP世界。

  物格建立的真实数字世界

  在物格新经济生态体系中,通过10亿民众的“扫码链接、分享转发”,使得人的社会化行为表现为数字人的数字化的行为方式,得以形成基于特定主题的记录分享、隐私保护、溯源共识的机制。数字人可以基于行为发生地所在的地理位置,以自由意识进入数字化的真实数字世界。这个数字化的平行世界不同于基于IP的互联网虚拟世界的网络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去中心化(或者说泛中心化,多中心化)接入的生态体系。在这个新生态体系中,核心的元素是“物格”,因为物格是行为发生地所在。

  “物格”是“三维世界物理空间的物理方格”,在“四维数字化世界”的数字网格化,是扫一扫全球专利发明人徐蔚博士,创新地将“扫码链接、统一发码”专利技术模式与北斗数据的全球首次无缝融合的产物。

  “物格”,是基于扫码链接,以真实存在的物理时间和空间、记录人类的社会化行为,从而使得“人,在土地上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人,在数字化土地(即物格)上的数字化劳动及扫码链接,创造价值,使得行为发生地成为有价值的锚定物,而成为人类行为可以“追根溯源”的“根”。“物格”通过“数字人”扫码链接来标识人类的数字化行为,与数字人的5W行为相匹配,具有地理位置唯一对应标识的物理空间网格。用物格来记录“人类的数字化行为”,让每一个人,每一块土地,都成为物联网的接入点。通过“扫一扫”或“看一看”组合专利(徐蔚发明的应用扫码技术的“扫一扫”升级版可穿戴设备“御空眼镜”),增加了更多的智能体验升级,从而真正实现在真实世界里,而非在互联网的IP世界里,“所见即所得”。

  用户不仅在真实世界里,基于真实场景,可信赖的扫码链接,能够看到丰富的线上商品,还能够知道有哪些商品被朋友看过,点评过,甚至购买过,因为线下门店的点评,必须基于真实到店,而非互联网的虚拟水军。

  在真实数字世界里,只有物格门牌没有“被寡头垄断”

  物格门牌,是物格新经济“点线面体系”中的“交易所”,它呈现的就是交易发生的场所。它自带收益,自带流量,全网记账,自主可控,没有垄断;每个百姓,如果愿意,可以以很平价的成本,取得房东的资格,就像在街头开一个小店,只要好好经营,就可以通过劳动致富。如果一个流行的体系,一个通行的商业模式,不能引导人们“发现真善美,传播价值链”,不能够“教化行善”,而是“逼良为娼”,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模式、这种流行,就是一种“恶”;更何况,这种恶,还能每天躺赢。

  物格门牌是锚定土地的数字经济生产资料,劳动力是数字人,扫一扫就是劳动工具,数字人通过扫码链接,传播分享等数字化劳动,创造出数字劳动的价值,通过智能合约,带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收益。这是建立的一种新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共识机制形成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因此,只要你拥有了一个四维世界里的物格门牌,就拥有了数字地球上基于扫一扫与北斗卫星定位的门店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和在这块土地上从事生产、服务、交易等商业活动的场所。可通过在三维物理世界里贴码,向消费商提供所属物格门牌生产商生产的商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经销商经销的商品。这里没有垄断巨头,只是按照区域划分出来的“码链数字经济”的地方区域“节点”,全国300个城市3000个区县一盘棋,互通互联,而不会发生为争夺同一物格门牌资源的恶性竞争。

  据悉,近来,发码行全球“扫码链接、统一发码”专利授权,捷报频传,获得了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俄罗斯、非洲工业组织17国、预计还有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全球近百个国家、地区的专利授权。发码行在此基础上,正在发起组建“全球统一发码”联盟,并已经获得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墨西哥等重要伙伴的响应。

  发码行集团研发的“数字经济地球码,统一发码物格链”,面向全球组建的“统一发码”产业联盟,不仅扫码支付可以统一,扫码链接,接入统一商城这样的“物联网电商”平台入口也可以统一。如此,就不再会出现“互联网入口流量争夺”的内卷现象,因为每一个码都是入口,每一个物格也是入口,从任意入口进入,就可以与所有的商家互通互联,与所有的商品互通互联。它所呈现的效果就是,用户不仅能够直观看到所处的位置,丰富的线上商品,也能够知道有哪些商品在线下门店销售,哪些物格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发码行基于扫码技术建构的物格价值链平台与实体店铺1.0、传统电商2.0相比较,是新零售3.0模式。以前实体店铺由于有线下门店成本支出,营业员宣讲等费用支出,所以营销费用要高于互联网电商;但是,由于互联网电商只有一个中心化接入的节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反而导致流量费用居高不下;已经陷入造假成性恶性循环。如拼多多由于通过社交化裂变,形成多点可以接入,但是由于是“需要完成下单才可拼单”,导致无法销售正常商品;消费者更无法成为“代理”,导致好的消费体验,无法转化为二次流量入口,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悉,发码行基于码链专利构建的“点、线、面、体、系”新生态,以及从扫一扫接入,到价值链传播,再到各个“产业码”,“物格门牌码”统一接入“物格价值链平台”,已创造出了一整套“专利授权+软件服务+产品系统”及与运营体系相融合的体系。每个产业码、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该细分产业的独家代理的服务器,每个物格门牌都有属于这个门牌的“物格”(把真实世界的代理服务体系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不断上架该细分品类的商品,对该商品的流通传播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通过贴码,接入“物格价值链平台”,使得流量入口无处不有,实现“分享即可拼单,成交就有奖励”;更进一步,消费者通过价值链进入商城搜索到中意的商品,只要点击“分享按钮,就能自动成为代理;就可分享传播,获得交易提成。

  物格价值链平台,物格门牌不仅为实体经济铺就了一条没有中心垄断,交易公平的数字化之路,它把四维世界的数字经济投影到三维世界的每一寸土地,通过物格门牌的资产属性,码链的智能合约自动分配,线下贴码接入,分享传播这样的劳动来创造价值,还为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在数字经济中创造价值的机会。

  由此可见,有了物格门牌,就打破了互联网电商的垄断,一个终结互联网房东收租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网站导航 | 莱芜公益 | 联系我们
莱芜市委宣传部主管 莱芜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1]33号 鲁ICP备10030761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www.laiwu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莱芜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法律顾问:车洪刚

鲁公网安备 37120202000009号

莱芜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