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电子合同“G-SIGN”的法律效力
首先从法律条文的角度来看:
《合同法》第10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法》第11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 (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电子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以数据电文为载体, 并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 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是具完全备法律效力的。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G-SIGN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从主体来看,通过G-SIGN签署的合同是《合同法》中描述的合同文本书面形式,属于数据电文。
2. “G-SIGN”整体签署过程符合电子签名的基本条件:(1)G-SIGN会向用户提供私钥和地址,并进行实名认证,私钥属于签名人专有。(2)私钥具备唯一性,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3)数据通过分布式节点存储,所有节点数据相互印证,一旦数据被改动立即会被发现,目前GCJOINT节点服务器数达到50多台,分散在新加坡、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美国硅谷等十五个国家地区。
所以从这些内容来看,G-SIGN签署的合同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具备法律效力。
第三,从法律追溯的角度来看,通过G-SIGN签署的合同在法律层面也同样有很强的效力。
在传统的合同纠纷官司中,合同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证明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比如合同签署的意向、中途修改的原因、公章的有效性等等,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经常会陷入“扯皮”的状态中。而通过G-SIGN签署的合同证据链十分完整,所有签署的流程均会数据上链,而且电子化存储,任何人无法修改,只要授权方予以授权,律师和法庭取证都很容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区块链电子合同“G-SIGN”不仅具备法律效力,而且可以一站式解决传统纸质合同所存在的“造假容易”、“取证难”、“打官司效率低”等问题,G-SIGN未来将会成为商业贸易中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