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视频 专题 高层专页

区县新闻 图库 政务 部门动态

精彩互动

莱芜日报 教育 公益 赢牟

鲁中晨刊 论坛 文学 活动
行业资讯

报社之窗 法制 资讯 游戏

love莱芜 娱乐 商讯 汽车

首页 > 名家风采 > 正文

跨省游重启首月 旅行社咨询量增4倍

2020-08-18 21:58:29
 

    “重新忙碌起来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往年暑期旅游旺季的影子。”这是一位旅行社门店负责人对于过去一个月工作经历的感叹,也是不少旅游从业者近期最真实的感受。8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OTA、旅行社拿到刚出炉的跨省游重启首月“成绩单”,各家企业都经历了业务量、咨询量的急剧增长,有旅游企业整体接受电话及门店咨询量环比增长410%;不止一家OTA表示,当前跨省团队游业务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7成左右。

  一个月前,跨省团队游正式“解禁”的消息,让不少旅游从业者兴奋得几乎一夜无眠。上述旅行社门店负责人坦言,当时唯一的感受就是庆幸自己撑到了这一天,拿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通知门店团队安排工作,自己则是连夜通宵整理手中的跨省游产品。

  这并非旅游业中的个例,许许多多咬牙“过冬”的从业者,都在过去一个月中亲眼见证了行业的回归、市场的回暖。中青旅遨游网市场发展群总经理助理冯若宾为北京商报记者拿出了这样一组数据:7月15日-8月12日,中青旅遨游网北京市场整体电话及门店咨询量环比此前的一个月增长了410%,同期,选择跟团或自由行的跨省游客人数环比增长741%。

  无独有偶,去哪儿网总裁勾志鹏也表示,自跨省团队游恢复以来,各类旅游产品需求应声上涨。其中,跨省周边游已恢复去年同期九成水平,成为今年暑期热度最高的旅游产品;而国内长线跟团游、长线自由行(机+酒)产品也恢复至去年五成水平。“今年暑期,除了一些传统热门产品外,不少非暑期主流的线路也出现了需求的快速释放,部分产品的搜索量甚至较去年同期还增长了两成。”勾志鹏介绍。

  “截至8月中旬,携程上已经有4000多家合作旅行社发布国内游产品,相比跨省旅游恢复之前,数量增加了一倍。从平台合作的国内游旅行社看,80%以上已经复工,部分出境游旅行社也开始转型经营国内游。而携程定制平台上从事国内游定制的1000多家供应商中,已有超过七成复工上线。”携程方面相关负责人称。

  整体来看,多家OTA均表示,在过去一个月,跨省跟团游复苏趋势尤为显著。据携程统计,在跨省游的出行方式上,超过70%以上的人选择跟团游产品,相比跨省游开放之前增长超过了150%。与此同时,在该平台上,自由行订单人数环比也增长了126%、定制游订单人数环比增长98%。

  “黎明刚刚到来,但新的难题也接踵而至。”前文所述旅行社门店负责人坦言,恢复跨省团队游确实为其打开了一道闸门,然而,不少游客对于出远门旅游的不信任感仍然存在,当前的旅游消费热度距离疫情前、往年同期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旅游企业尤其是线下门店仍然承受着不小的经营压力。冯若宾也坦言,在与消费者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在旅行过程中,部分游客对于就餐环节尤为注重,不少人更希望缩小共同用餐规模,仅与家人朋友一同就餐,对集体用餐的安全性仍存担忧情绪。

  疫情之后,游客对于跨省跟团游的线路安排、产品设计也有了新的需求。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在暑期产品中增加富有“烟火气”的夜游环节,比如逛夜市、看夜景、吃大排档等是很多游客比较热衷的体验本地人生活的夜游方式。湖南同程亲和力旅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裁李明表示,目前不少游客都希望在行程中增加看表演、逛夜市、看城市夜景等环节,因此,暑期的部分线路中也会特意安排一些夜间游玩的项目。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华玉也提出,针对新需求,部分暑期线路会安排篝火晚会、户外大型演出、逛夜市等夜间游玩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携程相关负责人还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当前,市场上一些线下企业、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出现了不少不合理的低价游产品,有些组织方甚至都没有旅行社资质,严重影响了旅游业复苏和正常市场秩序,打击游客信心。“还有一些景区只接受散客凭手机号自行预约,对于旅行社组织团队游客前往仍然有不小的限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线路恢复跨省团队游业务的难度。”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网站导航 | 莱芜公益 | 联系我们
莱芜市委宣传部主管 莱芜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1]33号 鲁ICP备10030761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www.laiwu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莱芜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法律顾问:车洪刚

鲁公网安备 37120202000009号

莱芜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