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视频 专题 高层专页

区县新闻 图库 政务 部门动态

精彩互动

莱芜日报 教育 公益 赢牟

鲁中晨刊 论坛 文学 活动
行业资讯

报社之窗 法制 资讯 游戏

love莱芜 娱乐 商讯 汽车

首页 > 华声慈善 > 正文

百姓影像·脱贫路上:六十五岁开始的甜蜜梦想

2020-07-26 17:07:01
   一双粗粝有力的手,一张黢黑刚毅的脸,一副挺得直直的腰板儿……王贞六看起来并不像70岁。他是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胜地社区的村民,更是当地声名远扬的养蜂大户。

  可谁能想到,武陵山区里的王老汉,65岁才开始他的“甜蜜梦想”。

  早年间,王贞六一家的生活还不错。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出去打工四处碰壁,老伴多病,儿子因残疾没有劳动能力。靠着4亩玉米地,养猪养鸡,一年到头也就不到2000元的收入。

  这个家,王老汉扛不动了。2014年,王贞六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贞六买了两桶蜜蜂,想靠养蜂赚一笔钱补贴家用,可他低估了养蜜蜂的难度,“没过多久,蜜蜂全跑了。”那时候的王贞六,每天紧锁眉头,在村里头溜达。

  2015年的一天,王贞六坐着客车,准备去邻近镇上碰碰运气找个工作。电话铃声打破了车里的宁静,是帮扶干部张孝华打来的:“老王,区扶贫办专门给贫困户开了养蜂技术培训班,你要不来听听?”立马招呼下车,王贞六一路奔回家里。

  经过一周的培训,赶着油菜花尾期,王贞六拿出2000元存款,又借了2000多元,买回6桶蜂,精心照料。躲过了初期蜜蜂“潜逃”,却没挨过蜜蜂的病症。气温陡然变化,王贞六没来得及让蜂箱转场,家里的蜜蜂只剩1桶。又是白忙活的一季!

  老伴劝他别再折腾了,可王贞六骨子里的倔劲儿上来了。吃饭的时候,书不离手,把培训班发的书都翻烂了。邻乡有几个养蜂大户,他也经常去请教。他还专门换了一部智能手机,学会了上网,遇到问题就随时上网查或微信求教。久而久之,他基本懂得了养蜂的技术,掌握了蜜蜂的生活习性。

  2015年底,8桶蜂发展成了18桶。到了2016年,镇上又给王贞六2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再加上找亲戚朋友借的1万多块,老王家养蜂规模发展到54桶。

  王贞六还学会了“追花”。五倍子花在高山,就上山追;家门口的乌桕开花,就赶回来。春天油菜花开,冬天最后一片花瓣落下,都少不了王贞六的身影。一年转场四五次,在山上一住就是大半年。

  经过多次转场和追花,2016年一共酿了700多斤蜜,王贞六的存折上,多了8万块。

  甜蜜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2017年205箱,收入20多万元,王贞六说:“这日子就像蜜一样甜。”

  富起来的王贞六没忘记身边的老乡,他拿着政府给的10万元发展资金,成立了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拿着自家的蜂箱,挨家挨户送给贫困户。上门指导、开坝坝会,王贞六帮助乡亲们规划养蜂数量、教授养蜂技巧。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的蜜蜂达到了270多桶,参加合作社的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脱了贫。

  2019年,王贞六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他更有斗志了。

  如今,王贞六在自家院坝种上了枇杷、李子,补充蜜源,他用这10亩果树,探索实践“花—果—蜂蜜—中蜂培育”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午后的长凳上,老两口轻声聊着。王贞六感慨:“过去,我是泡在苦瓜水里,现在是掉进了蜂蜜罐里。”说完抹了抹湿润的眼角。妻子“嗯”了一声,笑得很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 | 网站导航 | 莱芜公益 | 联系我们
莱芜市委宣传部主管 莱芜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1]33号 鲁ICP备10030761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www.laiwu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莱芜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法律顾问:车洪刚

鲁公网安备 37120202000009号

莱芜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