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路 幸福稳稳的
调到唐山古冶区卑家店镇工作不久,我就接到了区里的扶贫任务,要帮扶侯海军一家。
骑上自行车直奔王庄子村,我打算先去了解个究竟。坐在侯海军家的炕头上一番叙谈,才知道这一家三口的艰难。48岁的侯海军得过脑出血,落下了后遗症。妻子刚做过乳腺癌手术,儿子身体有残疾,没有稳定工作。依靠低保,一家人勉强维持着生活。
这种情况怎么帮?要从哪里入手?回去路上,这些问题在我脑子里一直转。
对侯海军一家来说,最大的难题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有帮他们打开就业的门路,才能真正扶到点上、拔掉穷根。可他们身体状况欠佳,又有哪家企业愿意接收呢?
一连几天,我一有空就往镇上的企业跑。镇里不少企业都在钢铁行业,用工大多要身体结实又能干,问了好多家都没结果。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听说镇里有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刚启动了一个构树种植项目,我赶紧找上门。听完我对侯海军一家的介绍,企业负责人郝臣先是有些犹豫。“您这个构树项目是扶贫产业,要是能帮咱们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那就更好了。侯海军的妻子虽然干不了重活,但干点农活没问题。他儿子也懂得一些网络技术,可以培训他做网上销售。”听了我一席话,郝臣点了点头。
商量半天,侯海军妻儿两人的就业问题解决了,我心里也稍稍轻松了些。“媳妇、儿子每个月加起来有3000多块钱。算下来,我家一年收入也有4万元。”再见到我,侯海军高兴地算起账来。
在帮扶中,像侯海军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的群众因病致贫,即便身体康复,谋一份生计依然不易,还有的找不到合适的就业机会。能就业,端稳饭碗,老乡们自食其力,幸福生活才会更牢靠。所以,我们的帮扶除了要用心用力用情,更要找准落点,在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方面开动脑筋,多想办法,通过合适的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
脱贫不是表面功夫,更不是一时之效,好日子要生生不息,需要我们在根上下功夫。产业基础好了,就业渠道广了,老乡们能就业、好就业,他们的汗水才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最近,侯海军通过帮扶政策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我心里的一块儿石头总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