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荣文:让互联网从“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最大增量”
一、因势而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新变化
互联网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1969年诞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快速普及,已经全面融入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目前,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网民总数已达9.04亿、网站数量接近500万、各类APP达367万,使用网络新闻、社交、音乐、文学、视频、直播等已经成为亿万网民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看,传统传播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网络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整体重塑。
在理论传播方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网上各种社会思想多样杂陈,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扩散,“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对思想理论传播格局和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和干扰,党的意识形态部门统一领导思想理论传播的难度加大,落实“两个巩固”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正面宣传方面,新媒体迅速崛起,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主平台,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对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冲击难以避免。据统计,我国排名前十的新闻客户端聚集了90%以上的信息量和网民流量,信息阅读量以数十亿计,如何用好新媒体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成为重大课题。
在新闻报道方面,随着互联网、智能终端广泛普及,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迭代升级,“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的现实颠覆了以采编权为中心的媒体管理方式,各类信息爆炸式增长、裂变式传播,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任务十分艰巨。
在社会舆论方面,网上舆论摆脱现实时间、空间限制,对社会的影响力空前展现,各种力量在网上竞相发声,呈现突发性、多元性、交互性、冲突性、匿名性等特点,舆情风险极易扩大蔓延、形成声势。当前,网络应用平台加快开放融合,使信息能在瞬间实现跨平台全网传播,传播能力呈指数级增长,产生左右社会舆论的强大效果。
在知识普及方面,互联网让信息以数字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汇集、自由流动,搜索引擎、网络百科、知识付费、问答社区等新模式超越人际传授、印刷品流通等,成为新的知识传播方式,但大量错误信息、低俗信息、虚假信息等也夹杂其中、扩散蔓延。
在网络文化方面,互联网有力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游戏加快发展,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迅速崛起,网上文化产品琳琅满目、精彩纷呈,极大丰富了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产品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其中包含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消极影响。
在网络社交方面,目前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96亿,网上聊天、网络交友、网络分享等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交往的重要途径,书信、固话、电报等传统方式日益式微,网络社交平台掌握海量用户信息,链接线上线下多种场景,不仅具有很强的公共舆论议题设置能力,而且社会动员功能不断增强。
在网络生态方面,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生活空间,我国网民人均每日上网时长为4.4个小时,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超过99%。如何发挥网络特色、网络优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构筑良好网络生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应势而动,有效应对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近年来,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深入开展,网络内容建设持续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快建立,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网上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网络空间日益清朗。一是网上正面宣传有声有色。精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持续创新宣传语态、强化网上互动引导,做到全渠道参与、全平台覆盖,在网络空间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二是网上舆论引导及时有效。组织开展重大主题网评引导,建立有关网上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做好经济形势正面引导,围绕“六稳”加强重大政策措施宣介阐释,主动设置议题,回应社会关切,网上舆论引导实效不断增强。三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坚决有力。面对严峻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连续打好网络意识形态关键战役,有效遏制各类有害信息传播扩散,及时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网上错误思潮和观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得到有力维护。四是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制定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推动网络生态治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深入开展网络生态治理,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自媒体乱象和短视频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清理负面有害信息、违法违规账号与移动应用程序等,加大青少年网络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管网治网水平进一步提升。总的看,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同步,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有力有效,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网络宣传舆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挑战新课题,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进步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想方设法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颠覆,近年来更加倚重将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输出最直接最便利的工具,不断升级对我国的网络攻势。境内外敌对势力大肆散布恶性政治谣言,混淆视听、扰乱人心、刻意抹黑党和国家形象,恶意炮制有害思想观点,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上串联结社、煽动“街头政治”,企图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我国社会政治大局稳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一些西方政客将病毒“标签化”、将疫情政治化,炮制炒作所谓的“中国源头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责任论”等荒谬论调,对中国刻意污名化,抹黑中国的抗疫措施,网上舆论环境错综复杂。
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加快迭代。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新技术大规模应用,无网络社交、匿名社交、加密社区、网络直播等新应用层出不穷,网上信息传播呈现出海量聚集、加密传输、差异推送等特点,引发网络传播秩序深刻变革,带来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等新技术正在网络传播领域加速应用,人工智能基于海量数据计算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变化规律,直接生产和精准推送更有针对性的内容,“深度伪造”等技术很容易被用于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等,5G网络商用将驱动网上信息爆发式增长,更多信息传播将以超清视频、超高清全角度直播为主的多媒体信息流形式呈现,给互联网管理带来新课题。
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导趋势明显。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一些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在网上扩散发酵,网上舆论又可能反过来激化网下问题,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传导器和放大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上舆论异常复杂,涉新冠肺炎疫情等网上舆情热度持续保持高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胡评妄议,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诋毁歪曲,煽动偏激情绪和极端心态,给疫情防控工作、社会大局稳定造成干扰。
网络生态治理仍然任务艰巨。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前,网络空间各种乱象仍然存在,网络暴力高发频发,成为网络空间的“毒瘤”,个人信息过度收集、滥用、泄露等问题日益严峻,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诈骗、非法网络集资、恶意营销、网络攻击和侵权盗版等行为屡禁不止。这些网上乱象危害良好社会风气,严重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污染网络生态环境,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干扰和冲击。
三、顺势而为,以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为重点提高用网治网工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走在前、作表率,自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深刻认识和把握职责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坚持高举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聚焦铸魂立心,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思想引领作用,精心做好宣传阐释,广泛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要突出入脑入心,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把科学的理论讲透彻,把深刻的思想讲鲜活,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坚决维护核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既取决于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也取决于广泛有效的传播。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上阵地,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网上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坚持创新思维,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特别是运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新技术新应用,探索“去中心化”生产方式,建设网上“正能量稿池”,开展分众化传播、差异化传播、个性化传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坚持效果导向,紧密结合知识分子、普通群众、青少年等各类网民群体特点,积极组织开展跟帖评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群众诉求;善于运用网民视角,深耕信息内容,使广大网民愿听愿看、爱听爱看,不断提升网络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立破并举,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要看能不能占领网上阵地,能不能赢得网上主导权。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守网上阵地,既要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发改革奋进时代之强音、立主流思想舆论之强势,又要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见实效。要把握网上斗争特点,建立健全网上风险防范机制,坚决粉碎敌对势力网上煽动“街头政治”“颜色革命”等图谋,坚决管控各类有害信息,及时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有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疏堵结合,对于网民正常表达的意见建议甚至尖锐批评,不能简单化处理,要有针对性地分析、研判和引导,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采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坚持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综合治网能力。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管网治网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推动互联网实现由“管”到“治”的深刻转变。要深化依法治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管网治网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网络综合执法协调机制,全面提高网络空间法治化水平。要强化技术治网,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探索建设和完善高水平互联网舆情预警分析系统,持续提升对新技术新应用的管控能力。要发挥网民作用,坚持积极服务网民、广泛动员网民、紧紧依靠网民,真正使广大网民成为正能量的生产者、传播者、引领者,让网民影响网民、让网民教育网民,引导网民自觉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坚持党管互联网,进一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贯彻落实党管互联网原则、做好新形势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力抓手。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不断增强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健全责任体系,细化责任清单,明晰责任边界,完善责任链条,健全考评指标体系,提升考核刚性标准,进一步构建分工合理、衔接有序、齐抓共管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格局,全面提升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