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探行:护好“饭碗田” 稳住“粮袋子”
“旱能浇、涝能排,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突突突……”拖拉机在稻田里来回行驶,江西新干县大洋洲镇新市村田间一片忙碌。低洼地段的农田里,村民正用水泵排水;被冲掉庄稼的农田里,村民忙着进行补种。
新市村种粮大户李炳如左手托着秧盘,右手熟练地拨弄着秧苗,一束束秧苗划着弧线从手中飞出,稳稳当当地“站”在田里,“早上5点就起来补插晚稻了,要把洪灾损失补回来!”
这些天,江西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农田逐步退水,达到耕种要求,农业部门紧急调拨种子,组织农民灾后恢复生产,抢抓晴好天气栽插晚稻,截至7月23日全省已栽插1393.5万亩。
今年6月以来,降雨频繁,李炳如承包的160多亩稻田,受灾面积达到105亩。“多亏有了高标准农田,排水及时,否则就要绝收了。”说起刚退去的洪水,李炳如心有余悸。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李炳如说,经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田里沟渠四通八达,排水能力大大增强。“这次洪涝来得快,走得也快,不到一天水全排干了。如今旱能浇、涝能排,大田有了抗风险能力,咱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大水无大灾,靠的就是基础设施。”新市村党支部书记李园如说,这次全村有1000亩农田受灾,但高产改造后的农田,排水及时。县里启用农田维护专项资金,被冲损的田埂、田块快速修复,政府还免费提供秧苗、化肥,目前受灾农田已基本补种完毕,秧苗长势不错。望着身后逐渐泛青的晚稻禾苗,李炳如坚定地说:“接下来,一定要加把劲,争取秋粮有个好收成!”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能提高粮食产能,又能提升抗灾能力,这次洪涝灾害,不少南方地区的高标准农田经受住了考验。”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陈章全介绍,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一般能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提高10%—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约100公斤。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粮食产能稳定性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稳住了高标准农田,就能稳住国家粮食产能的大头。”陈章全说,高标准农田能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到今年底全国可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将建成10亿亩,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
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给土地‘减肥’提质,好地才有好收成”
走进山东莱西市姜山镇怡禾家庭农场,满地是碎碎的小麦秸秆,双脚像踩在地毯上,新播的玉米使劲往上蹿,随手抓起一把土,黑色疏松。“这土都能养花了,前不久播玉米时,蚯蚓随处可见,真肥啊!” 农场主王志涛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今年夏收,小麦平均亩产530多公斤,其中10亩高产示范田更是创下市里的单产纪录——806.2公斤!
王志涛介绍,他的家庭农场养了380头奶牛,种了1500亩地,年产小麦120多万斤、玉米130多万斤。“租地种粮,真是误打误撞!”王志涛说,300多头奶牛饲料量惊人,全株玉米需要将近1000亩,跟一家一户村民购买,经常凑不齐,为解决饲料难题,他决定流转土地种玉米。
没想到,刚上手就遇到了难题。“不少流转的土地土壤板结、土质差,好不容易种上了玉米,又赶上了秋涝,排水不畅,水积到小腿深。”王志涛说。
好地才有好收成。王志涛向农业部门求助,莱西市农机局技术人员帮他制定了土壤改良方案:农机深松整地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蓄水保墒,还有利于农作物根系下扎,把牛粪做成有机肥,每年拉1000多吨用来肥田。
几年下来,王志涛紧锁的眉头舒展了:给土地“减肥”提质,每亩少施化肥20多公斤,有机质达到3%以上;土壤由板结状变成团粒结构,作物出苗更整齐了;粮食产量翻着花儿往上增,小麦亩产从2010年的150—2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530多公斤。
“耕地质量事关粮食产能。”陈章全说,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的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必须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藏粮于地,提升地力,才能保障任何时候都产得出、供得上。”陈章全说,全国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2015年至今,累计投入约300亿元,实施面积超过3亿亩次,全国耕地质量稳中有升。
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绿色田野种出放心粮
“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生态账、长久账”
吉林省榆树市桂家村增益农机合作社的田里,玉米明显比周围的高出一大截。有啥秘诀?
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说:“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播种,黑土地正在恢复元气!”合作社将秸秆、残茬留在地表做覆盖物,风吹雨淋,慢慢腐烂入土,成为有机质,而且还能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扬沙。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是世界公认的肥沃土壤。但由于长期垦殖,我国一些地区的黑土地出现退化。数据显示,榆树市耕地开垦之初有机质含量在3%—6%之间,黑土层厚度在50—100厘米左右,前几年,有机质含量仅为2.5%,黑土层平均厚度只有30厘米。
“黑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郎晓峰介绍,秸秆全覆盖5年后,土壤有机质可增加20%;另外,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已坚持16个年头,面积已达300多万亩,有效减轻了面源污染,保护了黑土地的地力。
“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生态账、长久账!”马占有说,靠着秸秆还田,每公顷土地化肥减量100公斤,合作社每年节省几十万元;测土配方施肥,每公顷少用化肥100公斤,却能增产200公斤,每年可节支增收16.5万元。
“解决黑土变瘦、变薄、变硬问题,财政持续投入真金白银。”陈章全说,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2015—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31亿元专项资金,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化肥减量增效等投入近60亿元,“黑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问题治理加快,耕地正重回健康和绿色。”
一片片田野“变绿”,种出更多放心粮。“鸭儿肥,新米香,稻花香里有丰年。”在榆树市保寿镇民悦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徐禹庆的稻田里,成群的鸭子正在找虫子吃。“鸭子找到害虫吃,鸭稻共生,两全其美。”徐禹庆说,在种植多年鸭田稻的基础上,今年合作社新尝试种了100亩的蟹田稻。
“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让粮食丰收更可持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要想提供更多高品质农产品,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健康”,必须加强水土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土地持续“减肥”“节药”,补充“营养”。
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身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徐禹庆的稻田鸭再过三个月就能上市,40块钱一只还要排队订购。不用农药、化肥,种出的有机大米口感非常好,注册 “鸭寨村”商标后,一斤卖十几元,一公顷有机稻田的收益要比普通稻田高出4万多元。徐禹庆计划继续把大米品牌做响,让农田变花园,让生产基地变景区,吸引更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重新打量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