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商务 升级有“云”
云服务盘活了数据资源,不仅为疫情防控、社区安保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也为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作为新基建的一种形态,云服务将进一步支撑政企数字化转型,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智能化变革里,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云计算成为新的生产工具,不断为政务商务转型注入新动能。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整合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华为物联网云平台等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动社会治理和企业转型升级。截至2019年底,马尾区物联网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的国际标准有9项、国家标准有114项。
云服务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持
快安街道隔离10人,徐晓已隔离11天,管控负责人为林超……今年4月,马尾区疫情隔离监控平台上,隔离人员分布与实时动态、隔离与管控人员信息等数据闪烁不停。远处的集中隔离点内,每隔30米安装着一个窄带物联网锚点,隔离人员与工作人员分别佩戴着特制手环和电子工作证,相关数据通过华为物联网平台和云应用,实时传至监控平台。
在马尾区政府支持下,福建汇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为共同研发了这套疫情隔离管控系统,今年3月投入使用后给马尾区防疫工作带来不少便利。患有基础性疾病适合居家隔离的老人张杨说:“公司上门安装了相关设备,我一边在家休养一边完成隔离,整个过程很人性化。”
“这套系统利用云技术,实现对人员的动态管理与对工作流程的记录,相关数据可为疫情追溯提供研判参考。该系统还可用于垃圾分类、社区安保等场景,技术应用链条将进一步延伸。”福建汇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红标介绍。
此外,福建汇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下旬开始研制危房监测系统,系统5月底正式发布。在政府对包括隔离点在内的楼房做质量排查时,这套系统能提供可靠的监测终端服务,随时报送楼房整体信息,供相关负责人掌握。
“上云”为业务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上云”是政务商务智能升级的快车道,规模化、标准化、快速迭代的云服务,能更好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随着业务扩大,主营智慧农业设备的福建龙锋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将应用平台统一接入华为云平台,摒弃了过去终端设备直连服务器的做法。“旧服务器几乎两三个月就要崩溃一次,碰到业务旺季更是时常卡顿,需定期取出历史数据进行备份,而‘弹性’、可扩容的云平台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司总经理魏伙霖说。
接入华为云平台后,龙锋云公司的茶园和大棚设备的远程控制能力更强,环境监测系统不断升级,公司可在智慧农业平台随时随地查看基地生态环境,相关数据也可通过第三方平台分享给客户,使客户更直观地掌握生产环境。目前,福建省安溪县园艺作物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已经建成,项目区茶叶环境监测、茶叶生产及采后商品化都可在全程智能化管理系统上操作,茶园管理数据化、深加工智能化的推进,有效解决了作物病虫害防控、农药残留超标、生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上云”也为业务创新带来更多可能。“我们建立的数据中心对数据维护、网络支撑的要求越来越高,投入很多精力、财力进行开发,效果依然不理想。尝试将业务运维搬到云端后,原有数据资源被盘活了,也为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王朝霞说,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平台,公司应用研发、员工管理、系统运维等领域的70多个应用跑上了华为云平台。
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表示,从企业到行业再到产业,“云上生活”永远在线日益成为新常态,云服务作为新基建的一种形态,将进一步支撑政企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进一步完善物联网生态圈建设
近年,福州启用了我国首个30万台规模的窄带物联网水表商用局。繁杂的人工抄表变为无线自动抄表,远传水表在线数据可对管网漏损情况实时反馈。在此基础上,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参与开发了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对智慧水表设备的连接管理。
2017年4月,由华为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在马尾区成立,吸引了各类芯片开发商、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等上下游企业集聚福州。在马尾区智能化升级中,华为除了通过云平台方式提供服务,也在融合当地物联网资源,努力提供更系统更持续的服务。
“实验室集技术服务、检测认证、企业孵化、人才培训等内容为一体,致力于降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风险。”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副总裁孔鹏说,实验室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研发产品,并反复对其进行功能验证,达到一定成熟度后,将产品和技术打包给合作伙伴进行后续开发,华为则在其中贡献了大量实践经验和产品解决方案。
此后,华为云以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形式,进一步完善马尾区物联网生态。2018年,全国首个物联网云计算创新中心——华为(福州)物联网云计算创新中心落地。对接马尾区市政管理处、城市管理局等20多家部门和单位,孵化10余个联合解决方案,该平台致力于物联网技术在政务、民生、产业方面的推广应用。
据介绍,马尾区着眼于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建设,持续完善技术支撑、应用展示、公共服务等平台,去年物联网产业产值超600亿元,集聚了185家物联网企业,拥有20家上市企业,同时在物联网产业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马尾物联网经验。